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Salmacis sphaeroides 56.6x33.2mm 雜色角孔海膽

Salmacis sphaeroides (Linnaeus, 1758)


雜色角孔海膽


Size56.6x 33.2mm


FamilyTemnopleuridae刻肋海膽科


LocalityPangandaran Bay, Indonesia.



 


Salmacis sphaeroides雜色角孔海膽經常可以於貝殼店或海邊觀光禮品店買得到,由於其灰綠色的殼且量多而便宜,吸引人們買來當禮物或紀念品。各位如果到墾丁等觀光區,一定可以看得到,甚至可能是你第一個買到的海膽收藏品。

 



 


Test體殼:雜色角孔海膽,殼高從扁平低矮的半球形,到高到呈錐狀都有可能,故其體殼變異極大。口面平坦,殼徑可達10公分左右。



 


Apical system(頂系):頂系為dicyclic型態,肛圍很小,約只佔殼體的1/8,,除了篩板之外,其他骨板上密佈著小疣,肛圍板細小。



 


 


Ambulacra(步帶區): Pore-pairs緻密,每組「對孔弧」以3對向外向下斜走呈現,最外面的Pore-pairs並不靠近步帶區最外緣。每塊步帶板有3個對孔與4-5小疣交錯並列在外側,而2個有細齒的大疣並列在內側,每塊步帶板縫合處的angular pits還算顯著可見;這2個有細齒的大疣在反口面最小,在ambitus處與口面最大,與間步帶區的大疣差不多大。



 



 


Interambulacra(間步帶區):間步帶區的每塊間步帶板中央有1列大疣規則排列,左右邊伴隨數個小疣,於ambitus處的小疣個數最多同時也與中央的大疣差不多大小,於反口面每塊間步帶板幾乎都有大小差不多3個大疣並列,然後在接近口圍處中央大疣旁的疣又陡然收縮成小疣。



 



 


Peristome口圍:口圍凹陷並有顯著的buccal notch,直徑約為口面直徑的1/3-1/4。



 


Spine棘刺:間步帶的大棘短而細,整齊地排成兩列;口面的大棘變得較為寬而扁。



 


Color顏色:本種活體的顏色變異極大,從近乎白色到墨綠色都有,大棘在綠色的底色上有紅褐色、紫色、白色或綠色的環帶。裸殼為灰綠色,有時有些或深或淺的輻射狀色斑。



 


Biology生物特性:大多棲息在低潮線附近的珊瑚礁區的沙底或海草中。牠們經常會用海藻或海草的葉片以及貝殼碎片遮蓋體殼以偽裝掩蔽自己,研究顯示本種為雜食性的海膽,牠們會捕食所有捉得到的底棲生物,包括軟體動物、各種蟲類,以及藻類等。


 


Distribution分佈:分布於香港到所羅門群島間的海域,以及澳洲的北部與東部沿海。雜色角孔海膽棲息於潮間帶到水深數公尺的淺海,偶而可達50公尺左右的深度。台灣目前僅知道有出現於墾丁海域的紀錄。


 


參考資料:


1. Sea Urchin  P164


2.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棘皮動物典藏知識單元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433c15&ParentID=0b00000180433c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