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Amphiprion clarkii 克氏海葵魚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Pomacentridae 雀鯛科


Scientific name Amphiprion clarkii


Chinese name 克氏海葵魚


Author (Bennett, 1830)


Max. Size 15 cm 


Description Sea bee; Yellowtail clownfish; Chocolate clownfish; Clark's anemonefish; Black clown; Clarcki's clown; Brown anemonefish 


俗名: 雙帶小丑魚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7-2.0倍。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圓錐狀。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鋸齒;各鰓蓋骨後緣皆具鋸齒。體被細鱗;側線之有孔鱗片34-35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呈圓形,硬棘X-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軟條12-15;胸鰭鰭條18-21;雄魚尾鰭截形,末端呈尖形,雌魚呈叉形,末端呈角形。體一般呈黃褐色至黑色,體側具3條白色寬帶;胸鰭及尾鰭淡色,其餘鰭色不定,或暗色,或黃色,或淡色。 和海葵具共生之行為,喜歡共生的海葵有Cymbactis actinostoloidesStoichactis haddoni等,體表之黏液可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行群聚生活,雌、雄魚均具有護巢護卵之行為,攻擊性強,通常由一隻體型最大之雌魚帶領一隻體型第二大且具生殖能力之雄魚,其它成員包括無生殖能力之其它中成魚和一群稚魚。當最大雌魚失去後,則依雄性之順位變性成雌魚而遞補。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8/15


攝影地點: Kenting,紅柴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