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



醫學名稱


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 ,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俗稱


 


好發年齡


年輕人居多。


分佈部位


上半身(上胸部、肩膀或上背部),偶發於頸部、臉和上臂。


致病原因


皮屑芽胞菌(Pityrosporum ovale),屬於表淺之黴菌(實為一種類似黴菌之酵母菌)感染,通常於悶熱潮濕的環境中引發,患者本身如有使用口服抗生素、類固醇或避孕藥也容易引發,其他還有油性皮膚、肥胖、懷孕、壓力、疲勞、免疫缺失、糖尿病等患者本身因素亦為好發者。


症狀與特徵


於上半身大量的出現群聚成圓頂狀紅色丘疹與表淺之膿疱,


圖片




治療


治療方面

範圍較小者則早晚擦拭抗黴菌藥膏(ketoconazoleciclopirox creamseconazole foaming solution)。對於患部範圍較大者則建議口服 抗黴菌藥(ketoconazoleItraconazole) 1014天及外用藥一起使用。由於台灣夏季悶熱潮濕,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的復發機率很高,因此建議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患者於氣候變熱前,可以先使用含低濃度抗黴菌沐浴乳洗澡或口服抗黴菌藥以預防復發。

預防方法
一、肥胖者要減重,保持身體乾燥,儘量避免流汗。
二、穿著寬鬆吸汗且透氣的棉質衣服,洗完澡及流汗後要趕快把身體擦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