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膽的生態觀察與欣賞-夜潛-Diadema savignyi 沙氏冠海膽
2010年09月26日(星期日) 晴
雖然天氣不錯, 可是浪大,只好選擇最容易與安全的下水點--即省道進入龍洞和美國小轉彎處的沙灘下水,即使已出海有一段距離了,水質依然混濁不清且海底浪大,跟本無法攝影,不過可以看見許多海參出來覓食,還有章魚和小花枝出現,海膽都消失無蹤,可能是牠們知道浪大不適合外出覓食, 都躲在家裡躲風浪了.
最後還是發現了一隻Diadema savignyi 沙氏冠海膽,因為海況不適合攝影,只好撈到岸上才能拍照,以下為上岸後的照片.
Phylum: Echinodermata 棘皮動物門
Class: Echinoidea 海膽綱
Family: Diadematidae 冠海膽科
Scientific name: Diadema savignyi
Chinese name: 沙氏冠海膽
Author: Michelin, 1845
Max. Size:
Common name: Long-spined Sea Urchin
別、俗名: 藍環冠海膽
形態特徵: 其活體在反口面中央的圍肛部及篩板外圍,各有一圈亮藍色的螢光色環圍繞,並由此沿間步帶中央的裸露區輻射出5對亮藍色的螢光線條,極易與其他種冠海膽區別。但是,一但僅剩下無皮的體殼,則就很難區別出同屬的沙氏冠海膽與刺冠海膽了。本種的大棘細長且中空,步帶與間步帶的棘粗細與外型大致相同,呈細長尖銳的長針狀;棘刺表面由一圈圈箭頭狀的小棘所包覆。棘刺與表皮一般呈黑色,但年輕個體間步帶區的大棘與表皮會呈白色或有黑白相間的環紋。冠海膽科所特有的肛乳突,在本種為黑色,肛門開口處有時有銀白色的色環。本種為中、大型海膽,體殼直徑一般約6公分左右,但特別大的個體直徑可達10公分。去皮後的体殼呈白色,體殼低矮,上、下扁平,相當薄而脆弱,極易破損。 沙氏冠海膽的棘刺細長而中空,雖然無毒,但銳利而脆,極易刺傷泳客或潛水人員;棘刺的尖端若穿入皮膚中則極難清理,而且往往夾帶細菌或其他有機異物,造成傷者感染發炎。本種經常與刺冠海膽成群混居,在野外可依靠亮藍的圍肛部色環及連續的輻射藍線與刺冠海膽區分,此外,本種肛乳突的開口不具有橙紅色的亮環。動物從潮間帶附近的淺海到水深約70公尺的海域都可見其蹤跡。
資料來自: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攝影日期: 2010/09/26
攝影地點: 台北縣貢寮鄉龍洞,NE Taiw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